

港府早前提出的立法會議席替補機制,建制派議員超初支持盡快進行表決,其後卻要求港府押後表決並進行諮詢。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林瑞麟直斥,香港的政治人物善變,增加解決議員任意辭職漏洞的難度。
林瑞麟認為,香港的政治人物善變,因應社會狀況調節自己的立場,因此身為局長的他,也要有更穩定與清晰的目標,在未能盡快解決問題的情況下,就要懂得變陣。
他續說,在替補機制方案上,政府要揉合不同黨派的立場,因而解決議員任意辭職漏洞的難度很高,他會繼續努力,最終揉合不同黨派的意見而達共識。
對於港府提出的四個諮詢方案被指違法,林瑞麟表示,有信心早前提出的替補機制方案二具法律基礎,並引述香港大學法律學者陳弘毅指,四個方案沒有明顯違反《基本法》,例如聚焦限制辭職議員不准補選、收緊進行補選的範圍都有合憲的機會,但律政司將繼續進行研究,確保提出的方案沒有違憲。
至於最終未能解決合法合憲的問題會否維持原來出缺補選安排,他回應相信可以處理一些技術問題,經兩個月調諮詢後,最終可能需要進行一些調整。他重申,提出多個方案進行諮詢,是希望事緩則圓,最終找到解決方案堵塞議員任意辭職的漏洞。
林瑞麟前上司、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指出,4個方案沒有法律基礎令人奇怪,若市民選擇某一方案後,卻發現最終不合憲,將引起混亂。她又批評,諮詢文件帶引導性,個人不認為補充機制有漏洞,市民若不滿意個別議員的行為,可透過選票表達不滿。
另外,林瑞麟又說,回歸逾十年來,政府進行的政制改革是香港開埠以來沒有的,摸著石頭過河是無可避免的,重申替補機制是為下屆政府籌謀,防止從政人士或部分黨派搞亂選舉制度,保障香港順利邁向普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