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國會參議院通過了對一項「2011年貨幣匯率監督改革法案」的程序性投票,法案旨在向中國施壓,迫使其允許人民幣匯率升值。大陸學界認為,人民幣若大幅升值,外貿將遭嚴重衝擊,重蹈日本覆轍;但大陸對外投資則將轉趨熱絡。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李健指出,一國的幣值調升,首當其衝的當屬對外貿易。
他舉例,去年中國對美國出口的最大宗是電子機械設備,總值908億美元。若人民幣升值40%,美商就要多花360餘億美元進貨,為保住美國市場,中國企業就須自行吸收這360餘億美元的成本,衝擊之大可想而知。
他說,今年第2、3季人民幣加速升值,升幅個位數,就已對外貿產生威脅,加上近來歐債、美債風波影響,若趨勢未改變,第4季對外貿易甚至有可能出現下滑,重演2008年第4季金融海嘯時的情景。
還有評論指出,不少美國企業在大陸投資設廠,產品以外銷為主,且零件還仰賴大陸上游協力廠商供應。一旦人民幣大幅升值,這些美國企業的成本將大幅提高。因此,對美國而言是「損人不利己」的行為。
不過,貨幣升值對中國並非全無好處。
有中國企業高層主管認為,日圓大幅升值,讓日本企業自90年代起敢於併購美國企業;一旦人民幣大幅升值,對中國企業而言,不失為拓展海外投資的良機。
有分析認為,去年人民幣升值幅度開始加快,讓中國熱錢有機可趁轉往海外投資,預料今年的數字還會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