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台灣,總統馬英九今天強調「和平協議不是去和大陸談判統一的問題」,但和平議題無法迴避,必須正面面對,目的是希望將已獲得的和平持續下去,並考慮是否以和平協議方式制度化。
馬英九在總統府接見「台美日三邊安全對話閉門研討會」訪華團7人,在談話中進一步闡述他昨天拋出「在民意高度支持、國家確實需要、國會監督等3項前提下,審慎斟酌兩岸洽談和平協議」的議題。
他表示,很多人都關心這個和平協議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規劃。他要說明「這不是去跟大陸談判統一的問題」,先前主張「不統」,就是指不去和大陸談這個問題,「但是和平的議題,是我們沒有辦法迴避的,必須要正面面對」。
先前馬英九曾多次強調,政府目標是希望能讓現在兩岸已營造的和平氛圍能持續,馬英九表示,「這個需要考慮是不是要用和平協議的方式,能夠讓它制度化」。
馬英九表示,昨天在「黃金十年,國家願景」系列最後一次記者會,特別提出在未來十年當中,如果有3個條件成熟的話,會考慮和大陸洽商和平協議。這3個條件,第一就是國家有需要;第二獲得民意支持;第三經過國會監督。
所謂國家需要,馬英九說,第一,一定是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第二,兩岸之間要有充分的互信;第三,「我們的作為要符合區域跟國際社會的期待」。總統重申,這個協議必須得到國內民眾高度支持,同時最後必需經過立法院通過。
馬英九表示,提出這樣的主張,就是希望把兩岸過去3年多和解、合作過程,逐漸制度化,目的是要達到兩岸永續和平,「當剛才提到這3個條件成熟的時候,也許就是他們應該踏出第一步的時候了」、「我們會非常的審慎,但是我們也會非常的堅定」,因為和平一定是台灣乃至兩岸人民,都希望看到的一個結果。
馬英九強調,台灣非常重視兩岸的和平,昨天開始的「台美日三邊安全對話閉門研討會」,就是針對這個題目研討。馬英九一方面感謝出席研討會的訪華團成員,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夠參考研討會的結論,為台灣做出最好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