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結束利比亞軍事行動
2011-10-28 (07:59)
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決議,決定於利比亞當地時間10月31日晚上11時59分取消利比亞禁飛區,並終止北約在利比亞的軍事行動。

        這份決議由俄羅斯起草,並與英國聯合提交的決議說,安理會決定於利比亞當地時間2011年10月31日晚上11時59分,終止安理會第1973號決議中有關保護平民的規定,以及有關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的規定。

        決議說,安理會注意到10月23日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發出的利比亞「解放宣言」,期待利比亞迅速建立一個包容、有代表性的過渡政府。

        決議同時強烈敦促利比亞當局不進行報復,包括不進行任意拘留,呼籲利比亞當局採取一切必要步驟,防止報復、任意拘留和未經司法程序的處決。決議指出,利比亞當局有責任保護其民眾,包括外國國民和非洲移民。

        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丘爾金在決議通過後對記者說,這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決議。他說,俄羅斯期待北約按照安理會決議的內容,於10月31日午夜結束其在利比亞的軍事行動。

        他說,俄羅斯希望利比亞從此真正翻開新篇章,希望利比亞人民能夠建立一個他們所嚮往的、全新的利比亞。

        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賴斯則為軍事行動進行了辯護,同時表示美國希望利比亞當局能盡最大努力,迅速成立具有包容性的政府,確保利比亞人民的權利得到尊重。

        安理會今年3月17日通過第1973號決議,授權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以保護利比亞境內可能遭受襲擊的平民和平民居住區,並同意在利比亞上空設立禁飛區。儘管該決議中沒有出現「授權軍事行動」字眼,但美英法等國以決議中保護平民條款為由,將其視作軍事授權,展開對利比亞的軍事行動,此舉遭到俄羅斯等國的反對和指摘。

        今年3月31日,北約正式從美英法等國手中接管對利比亞軍事行動指揮權,執行武器禁運、禁飛區、保護平民三項任務。北約的軍事打擊行動直接幫助利「全國過渡委員會」武裝在地面戰場扭轉戰局,最終推翻卡達菲政權。

 
相關新聞
巴布亞新幾內亞6級地震 2011-09-13 (08:06)
卡達菲家人流亡阿爾及利亞 2011-08-30 (02:02)
中國駐利使館成功接收受困中國記者 2011-08-25 (01:41)
利比亞反對派切斷的黎波里輸油管 2011-08-21 (01:00)
中方冀利比亞盡快開展政經重建 2011-10-27 (18:03)
賈慶林晤希臘克里特省長 2011-10-27 (08:16)
傳賽義夫準備向國際法庭自首 2011-10-27 (14:50)
卡達菲家鄉發現267具屍體 2011-10-27 (08:47)
卡達菲次子擬向國際法庭自首 2011-10-27 (09:04)
聯國官員促徹查卡達菲死因 2011-10-27 (0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