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負責推選下一任行政長官的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選舉11日舉行,逾23萬名有資格投票的選民從1300位候選人中,挑選766人成為選舉委員會成員。
截至下午3時半,已有28,972名選民投票,投票率為12.20%,低於對上一次2006年同一時段的13.14%。界別分組方面,新界各區議會的投票率最高,有68.40%;衛生服務界投票率最低,有6.08%。
行政長官曾蔭權出席一項活動時,呼籲合資格的選民踴躍投票。他形容明年舉行的第四屆特首選舉很重要,因為現時經濟環境受挑戰,定要選出一個好的,能應付得到香港面對的挑戰的行政長官。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巡視票站後表示,早上的投票率較低,或受凍天氣影響,他呼籲合資格的選民行使公民權利投票。
譚志源指出,今屆的選舉委員會有特別的歷史意義,因今屆的委員人數由800人增至1200人;而在去年通過的政改方案,民選區議員的成分大幅提高,藉此提高代表性及民主性。
他又提到,據他了解,暫時在資訊科技界一個團體共24名會員沒有投票資格,若喪失資格的人士前去投票,是觸犯法例,有可能會遭檢控。他重申,選舉管理委員會、政府當局及執法機構都會一如既往,在公開、公平、誠實和嚴格依法下辦事。對於任何違法、違規及擾亂公眾秩序的情況,必定會嚴正地依法追究。
選舉管理委員會主席馮驊巡視票站後表示,票站運作暢順,呼籲選民踴躍投票。他又指,早上的投票率受很多因素影響,暫不作評論。而當局暫時收到3宗投訴,主要涉及選票設計。
在選委會全部38個界別中,由於部分界別已自動當選,今日將由1300名候選人競逐24個界別分組的766個席位。
全港110個一般投票站及兩個設於警署的專用投票站,早上7時30分至晚上10時30分開放予有競逐界別分組內約237000名已登記投票人投票;點票完成後,選舉結果將於12日公布。
新一屆特區選舉委員會由1200人組成,成員必須為香港永久性居民,負責選出行政長官。他們分別來自38個界別分組,代表不同行業、專業、勞工、社會服務團體及區域組織。這次選舉產生的新一屆選委會將於明年2月1日正式就任,並於3月25日選舉產生下一任特區行政長官。
又由於今屆選特首的提名門檻提高,要150名選委提名才可以參選,泛民是否可取得「入場券」亦成為另一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