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表示,政府將持續與內地相關部委對話,促使人民幣措施落實。匯豐香港總裁馮婉眉則不認同人民幣離岸市場神話破滅的說法,並預期明年本港人民幣債券發行的金額,將增加一倍。
曾俊華在人民幣研討會上表示,中央早前宣布人民幣直接投資及人民幣合格境外投資者(RQFII)等措施,可以令更多人民幣資金匯聚香港,增加本港人民幣市場的廣度和深度,促使市場有更多人民幣產品。
香港成為離岸人民幣中心有先行者優勢,亦可以作為防火牆,阻隔境外市場波動對內地的影響,亦可以成為內地資金走出去的橋頭堡。中央支持香港作為國際資產管理中心。目前全球發展重心由西向東移,後海嘯期將為香港帶來機遇。
至9月底,今年經本港銀行進行的跨境人民幣貿易結算,達到1萬5000元人民幣,是去年全年的4倍,亦佔內地對外人民幣質易結算的八成。截至上月底,在本港發行的人民幣債券已經達到1000億元人民幣,發債體包括跨境企業及金融機構,有助本港人民幣投資多元化。
而馮婉眉指出,近日市場波動,令投資信心減弱,可能影響人民幣外來直接投資(FDI),令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價格有波動,但這只是反映供求變化,市場不需要過份擔心。
隨著人民幣直接投資的法規落實,對本港人民幣債券市場亦有正面影響,預期明年本港人民幣債券發行的金額,將增加一倍,達到2600億至3100億元,遠高於今年全年的總額,令在港人債市場的總規模,增加到4000至4500億元。她又預期,明年本港人民幣貸款將顯著增長。
她認為,中央政策重點未來12個月,將由人民幣升值問題轉至人民幣國際化,而國際企業及內地民營企業將傾向以人民幣借貸或人民幣銀團貸款,以取代點心債籌集資金,因為發債需求上升將令相關成本增加。
商務部副部長王超表示,就人民幣FDI管理辦法,至今審核了74間企業申請,涉及金額165億元人民幣,七成企業來自本港。商務部支持本港發展成離岸人民幣中心,會進一步完善機制,簡化申請程序,便利投資融資及制度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