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社會輿論壓力下,港燈與中電先後調低明年的電費加幅,環境局局長邱騰華表示,至今仍不能完全同意兩電加價的理據。
立法會經濟發展事務委員會下午召開特別會議討論兩電加價問題。環境局局長邱騰華表示,今年跟兩電磋商加價過程艱難,向兩電提出多個問題,但對方都沒有充分解答。
他以中電營運開支高於通脹的質疑為例,中電回覆因實施減排措施引致開支上升,但是相關的開支只佔營運開支的1%。此外,政府也對中電的資本投資表示擔憂,中電表示10年後要增加發電機組,而有關的長遠投資仍在可行性研究階段,但是中電已開始資本性的開支。
邱騰華強調,至今仍然質疑兩電的加價決定,並且不能完全同意它們的理由,而政府將向兩電歸還早前多收的差餉,兩電加電費時須考慮將來增加的收入。
邱騰華又澄清,政府的監察並不是訂立協議和最高利潤後,還須審議兩電的5年發展計劃,這不代表是給予兩電一張「沒有銀碼的支票」。
另外,民協10名成員在立法會外示威,抗議政府把關不力,令中電在利潤管制下大幅加價。代表認為,雖然中電將明年加價由9.2%降至7.4%,但加幅仍高於通脹,市民難以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