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中國人富起來將更加要求六四真相 康原:與中國對話要軟硬兼施 |
2009-06-05 (05:24) |
(三藩市 )(本報記者蕭慧三藩市報道)「中美對話基金會」(Dui Hua Foundation)行政主任康原(John Kamm)引述米蘭·昆德拉書中一語「人類對強權的掙扎,正是記憶對抗遺忘的掙扎」,作為六四天安門事件20周年回顧演說的開場白,相信人們對這個歷史事件的關注不會消失,隨著中國人富裕、接觸世界和更多科技,會有越來越多人了解歷史的真相。 天安門事件發生時,美國商人、在香港生活了廿多年的康原通過電視看到事件經過的報道。此事刺激他成為人權活動家,20年來不斷推動中國政府釋放政治犯,改善人權。他在99年成立對話基金會,跟進紀錄中國政治案件。 對他來說,六四事件影象片段依然歷歷在目,而六四事件的真相,仍未被世人所清楚了解,包括死難者數量、誰作決定軍隊進場、軍隊在誰的命令實際做了什麼,最近中國國內不斷有六四相關或民運人士被軟禁、逮捕、被請「飲茶」,呼籲中國政府實際平反六四和釋放政治犯的呼聲未曾停止過。 康原指出,20年對於中國上千年的歷史來說,並不是很長,但是一直沒有被遺忘,反而預計會隨著中國人富裕起來、更多接觸世界國家和科技、有時間停下來思考,而會有更多人有興趣了解事件的真相。而六四事件也為中國帶來更多的改變,包括經濟、法制改革,包括近10年來,中國逐漸減少處決犯人的數量,催生勞動合同法保障工人權益,減少勞改教育人數,參與全球人權對話等。 而在六四之後,示威、人權越來越多為人所採用,康原數過在今日的中國各地,一年內發生上千宗多數是和平進行的大大小小遊行集會示威,中國政府對此事的禁制愈見開放,比之20年前,減少了採用高壓手段。 89年也成為中國在世界各地形象轉為負面的關鍵。康原引述蓋洛普調查指六四之前,美國人有七成表示喜歡中國,六四之後至今,喜歡中國的美國人比例從未超過50%。 對於過去20年一直在和中國政府打交道的康原來說,與中國政府打交道要軟著來,「堅持」、不要公開羞辱並換取政府實際答應一些要求,包括釋放政治犯等。 在康原眼中,中國政府可以為過去20年的一些改善而自豪,但是也應該要勇敢地面對歷史,其中自然包括20年前的六四天安門事件。他更期望在今年中國慶祝建國60周年的大慶之際,中國政府可以效法1959年釋放仍然在獄的大批政治犯,作出更實際的一些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