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汝樺指公屋建屋量非硬指標
2011-10-17 (10:56)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表示,拒絕評論公屋建屋量能否增加至每年35000個,只表示每年興建15000個公屋單位不是一個硬指標。
鄭汝樺表示,《施政報告》中提出每年興建15000個公屋單位,並非硬性指標,政府會以平均輪候3年時間上樓為目標,而過去10年,一般家庭平均輪候2.2年便可以上樓,符合政府目標。
兩位下屆特首熱門人選唐英年和梁振英,昨天再就「公屋」問題過招。繼早前唐英年提出要增加公屋興建量後,梁振英昨天提出每年興建35000個公屋單位的目標,較現時15000多出一倍三。
 
相關新聞
唐英年拒絕梁振英倡年建3.5萬公屋
2011-10-16 (17:32)
街工抗議施政報告漠視基層保障
2011-10-16 (11:31)
鄭耀棠指曾鈺成裁決出錯都要尊重
2011-10-15 (13:55)
曾蔭權重申「香港仔」奮鬥至最後
2011-10-15 (10:36)
鄭汝樺指居屋非調節樓價工具
2011-10-15 (09:38)
鄭汝樺指居屋非調節樓價工具
2011-10-15 (09:19)
鄭汝樺籲青年自我增值向上爬
2011-10-15 (08:55)
單身青年宿舍設入住限期
2011-10-14 (13:18)
房委會研新居屋貸款優惠
2011-10-14 (11:23)
房委將研新居屋貸款優惠
2011-10-14 (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