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汝樺指居屋非調節樓價工具
2011-10-15 (09:38)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表示,居屋只是在樓價高企下協助市民上車,而不是調節樓價的工具,將繼續增加土地供應,推出其他措施,壓抑樓價。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指出,過去12個月,公屋的平均輪候時間是2.2年,若發現公屋輪候冊平均輪候時間超過3年,當局將增建公屋數量。而每年供應1.5萬個公屋單位並非硬指標,平均3年上樓的承諾也是科學而客觀的數字。

        她補充,公屋輪候冊的申請人超過15萬,其中6萬餘為單身人士,年青人踏入18歲隨即排隊輪候公屋並非好事,希望年青人透過進修或增值向上流動。

        對於批評指復建居屋的數量太少,鄭汝樺回應,居屋不應視為調節樓價工具,只是在樓價高企下協助市民上車,當局將增加土地供應及其他措施,包括限呎盤、打擊炒賣等措施,以壓抑樓價。

        她強調,房屋政策除了要照顧準備上車市民外,也要顧及87萬名私樓業主,因此樓市不能大起大跌,以免影響社會經濟。

 
相關新聞
錦華花園呎造4551元 2011-10-14 (15:24)
海濤居285.8萬售 2011-10-14 (13:11)
啟禮閣383萬沽 2011-10-14 (13:08)
單身青年宿舍設入住限期 2011-10-14 (13:18)
房委會研新居屋貸款優惠 2011-10-14 (11:23)
房委將研新居屋貸款優惠 2011-10-14 (09:53)
重售居屋政策對細價樓影響較大 2011-10-13 (18:28)
曾蔭權重視批評時刻反思 2011-10-13 (15:43)
首批新居屋選址荃青沙田元朗 2011-10-13 (12:04)
鄭汝樺指新居屋回應市民需求 2011-10-13 (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