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項調查顯示,《施政報告》的正面效應已經迅速減退,曾蔭權政府可能又要面對弱勢政府的困局。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於10月17至20日,透過真實訪員以隨機抽樣方式,成功以電話訪問518名香港巿民,再次調查巿民對施政報告的反應。《施政報告》即時調查顯示,巿民對特首曾蔭權第7份《施政報告》的滿意程度,47%表示滿意,但在首輪跟進調查時,滿意程度就略為下跌至43%,不滿程度則由18%上升至25%。
再過一星期,巿民對《施政報告》的滿意程度就進一步下跌10個百分比至33%,不滿程度就繼續上升7個百分比至32%,滿意淨值大幅縮減至正1個百分比,只比去年同期略佳。此外,巿民現時對特首曾蔭權施政方針的滿意淨值為負12個百分比,就比去年同期差很遠。巿民對《施政報告》的最新評分為51.3分,較首輪跟進調查時明顯下跌4.8分,亦較去年同期略差。
就重點政策而論,最新調查顯示,巿民贊成復建居屋的比率保持高企,支持淨值為正74個百分比。不過,巿民對房屋政策及土地供應政策穩定樓市的成效就保持負面,對各項措施可以紓緩基層市民壓力的成效就更加負面,而認為各種措施可以解決貧富差距的成效,評價就最負面。對於特首謂回歸以來,香港的核心價值未有削弱的說法,贊成比率就稍為上升,淨值為負18個百分比。
民意研究計劃認為,綜合而論,巿民對曾蔭權第7份《施政報告》的反應繼續高開低收,波動較去年大,主要不滿似乎是集中在扶貧紓困和貧富差距的問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