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需求有升無減
2011-11-01 (18:14)
最新一份施政報告涉及不少土地供應及房屋政策,要分析施政報告對未來樓市影響,世紀21奇豐物業主席及行政總裁李峻銘認為首先要從住宅供應量著眼。按現時施政報告重點提出重建居屋及優化置安心計劃,再配合每年約20,000伙新推出住宅用地,數年後將會為本港每年增加約25,000伙新住宅供應。若與03年停建居屋後每年私樓供應僅約10,000伙相比,表面上供應數字增多,但與97年前10年每年約44,931伙住宅供應相比,未來數年的供應還未及97年前6成,故只是過去8年處於極度偏低的情況,不能因此定論未來數年約25,000單位屬供應大增,而事實上供應不多。

        世紀21奇豐物業李峻銘續稱,上述所指每年約25,000伙住宅供應尚且未能滿足本地住屋需求,加上內地客對於本港一手樓的需求亦進一步增加,有數據指上季內地客佔一手豪宅成交額比率更突破5成,在供求相抵的情況下,相信樓價升幅只會減慢,但不會出現下跌情況。施政報告所推出的土地供應及房屋政策,長遠而言仍有利樓市。

        除住宅供應量以外,有關供應單位的面積亦出現變化。自03年以來,每年僅10,000伙的供應就有9,000伙屬大單位及豪宅物業,而在政府新推出「限呎限價」的政策下,未來約20,000伙新推出的私人住宅用地,就只有約6,000-7,000伙為大單位及豪宅,在供應驟減的情況下,換樓單位及豪宅物業呎價將有望上升,估計2012年可望達20%升幅。

        另一邊廂,過往本打算購入細價樓作自住的準買家,現時都會待居屋及置安心計劃的推出,原本打算入市的用家「轉買為租」,租務市場需求上升,有助租金上升,更同時吸引一些投資者「買樓收租」,配合租金上升支持,故細價樓造價不會因用家暫緩入市而下跌。

        此外,李峻銘認為銀行對「按揭貸款」的取態對第4季樓市交投有著關鍵性的影響,事實上銀行憂慮樓市調整,加上年底按揭貸款多已達標,故必定收緊按揭貸款;再者,在歐美經濟不境及金融動盪的餘波下,金管局又不斷收緊銀行審批呎度,第4季樓市交投量難免會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