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國際語言 難以引起共嗚 奧斯卡頒獎 華語片缺席 |
2009-02-24 (03:02) |
(洛杉磯 )(本報記者陳慧如洛杉磯報道)華語片今年為何在奧斯卡全軍覆沒? 從1991年電影「菊豆」首次入圍奧斯卡外語片的那一刻,所有人對華語電影躍上國際舞台,頓時燃起希望之火,10年後(2001) ,「臥虎藏龍」風光獲得最佳外語片等4項大獎,讓人以為奧斯卡開始興起華風,中國名導演張藝謀隨後。 2008年與2009年,華語片在奧斯卡再度全軍覆沒,不過這麼說的話,可能會有人心生不平,2008年還是有一部充滿中華民族風味的「蒙古人」(Mongol),入圍最佳外語片,雖然最後大獎由德國與奧地利合作的「偽鈔風暴」拿走,不過「蒙古人」的出品與導演,卻是來自俄國高加索,以俄國觀點來看成吉思汗。 資深媒體人左敏玲認為,歷年來華語片入圍奧斯卡,原本就少之又少,沒入圍算是正常的事,沒什麼好驚訝,對於今年有一部入圍的日本片「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Departures),講述為往生者裝扮送行的最後一趟旅途的故事,由於充滿人性,得獎呼聲極高。 從1990年至今,能入圍奧斯卡的華人導演,數來數去就只有3名,目前也都冠上國際大導演的李安、張藝謀與陳凱歌。另一名不願具名的資深媒體人甚至肯定地表示,今年申奧的華語電影,實在是沒有一部拍得很好的片子。 她進一步解釋道,「缺乏國際語言」是主因,包括香港的「畫皮」、中國的「逐夢2008」與台灣的「海角七號」,不是太過複雜讓人看不懂,就是紀錄片原本就不易討好,再不然就是太過本土化,難以引起共鳴。 但如果要說什麼是國際語言,最重要的就是「愛」,例如莎士比亞著作改編拍攝的電影,都能引發世人好感,不管是愛情、親情或是國家大愛與博愛,就是要將愛講述得很清楚,而不是沒有重心,將想表達的精華湊在一起,沒有感情就無法牽動人心。 專訪荷里活的媒體人李易儒也說,雖然奧斯卡對於外國題材很有興趣,但評審還是習慣用西方在地觀點,去看所有的電影,例如得獎呼聲最高的「貧民窟的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就是一例,雖說是印度片,但用了一名知名的英國導演,且在美國拍攝與取景。 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私下向記者透露,他原本就對獎項沒什麼興趣,但儘管如此,如果能夠拿到奧斯卡,還是最好的,因為這就代表能夠躍上國際市場,奧斯卡在魏德聖看來,就代表著進入國際商業電影之流的指標,如果台灣本土電影,有朝一日能夠拿到奧斯卡殊榮華語片他笑稱,「這是一件很不得了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