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 )(本報記者陸宜洛杉磯報道)「一名台灣女子離奇死亡!原因是同時食用大量蝦子和維他命C,在體內形成砒霜
,導致中毒而死。」這個從2001年就開始流傳的網路故事,雖經專家指證其不實謬論,但近日又被網友轉載,
誤導許多平常有吃維他命的民眾不敢吃蝦。
由於該網路故事言之鑿鑿,最初版本還指名道姓、連死者職業和背景都交代一清二楚;加上美國芝加哥大學研
究人員的實驗佐證,蝦等軟殼類食物含有大量濃度較高的五鉀砷化合物,結合維他命C,的確會產生化學作用
,將無毒的五鉀砷(As205)轉變為有毒的三鉀砷(As203),也就是俗稱的砒霜。
而在2006年,版本還延伸成有人食用「檸檬蝦」後離奇死亡的勁爆文章,如今南加州華裔社區更接到翻譯成英
文的版本,造成大眾對「服用維他命C應忌食蝦類」等說法深信不已。
南加營養師劉宣宏分析,一般海產食物,蝦子等甲殼類的確含砷量較高,每1公斤約含42至174毫克,其中新鮮
魚貝類會低些。而根據日本一項對三鉀砷的調查,日本人每日攝取三鉀砷量為0.1至1.22毫克,但以成人為例
,引起中毒必須要達到體重每公斤5到50毫克的量,也就是位體重50公斤的成人,要攝取250至2500毫克的三鉀
砷才會中毒。
上述網路故事中的當事人,起碼吃下了6至14公斤蝦子(約220至512隻草蝦)才有可能中毒,一般人不可能一次
吃到這麼多蝦子。劉宣宏表示,除非是大胃王比賽,否則很難在短時間內中毒,尤其人體擁有自我保護能力,
對外來有毒物質入侵,腸胃道吸收能力會自行降低;另外,海鮮含有的砷多為「有機砷」,毒性低、容易從糞
便排出體外,所以縱使食用1、2公斤的有機砷海鮮,中毒的可能性仍然不大。
至於故事中引起化學反應的重要角色維他命C,劉宣宏指出,此種維他命為水溶性,在人體內代謝時間約為2小
時,多會隨著尿液、汗水排出體外,且一般人每天可接受的攝取量為1萬毫克(約20片5百毫克維他命C);倘若
在短時間內服用大量維他命C,人體還會自動藉著維他命C的酸性,加速腸胃道蠕動,造成腹瀉以排出體外。
所以故事情節如果屬實,該女子得一次吃上幾百隻蝦子,還要在短時間內大量服用維他命C,並且沒有產生腹
瀉等症狀,才能讓體內的五鉀砷和維他命C起化學反應。
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食物安全課程統籌劉信信也針對此故事作出評論,認為該化學反應可在實驗室裡出現,
但在現實生活中,畢竟牽扯許多不定因素,不可能出現像實驗室同樣的條件,所以這種中毒現象要出現在人體
其機會微之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