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安居樂業是政府願景
2011-10-12 (11:13)
行政長官曾蔭權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

        曾蔭權表示,住屋一向是香港市民最關心的課題。經過政府和市民幾十年來的努力,他們在房屋方面已取得不錯的成績。今天,香港有260萬個住宅單位,約235萬個住戶中,73萬戶居於公屋,38萬戶居於資助置業的居所。換言之,全港共有接近一半的住戶正接受政府提供的房屋資助。另外,在124萬個居住在私人樓宇的住戶中,有87萬戶是住在自置物業。整體而言,有接近八成半的住戶現正居於公屋、資助置業房屋,或自置物業。

        他指出,「安居樂業」是市民的期望,也是政府的願景。對於住屋,政府一向都有承擔。早在1954年,石硤尾大火後令5萬多人無家可歸,政府已經啟動公營房屋建設計劃。

        除了公屋,政府以前設有「居者有其屋(居屋)計劃」等的資助置業計劃,一方面為公屋居民提供置業的途徑,使他們可騰出公屋單位以編配給有需要人士;另一方面亦協助其他有需要的市民自置居所。

        他表示,私人市場在滿足市民的住屋需要上亦發揮重大作用,為市民提供多元化選擇。90年代後期,香港經濟先後受到亞洲金融風暴和科網股泡沫爆破的打擊,再加上持續通縮,令香港物業市場承受很大壓力,整體樓價一度下調超過六成,不少業主的物業成為負資產。在2002年,政府檢討房屋政策,決定逐步退出房地產市場,其後房屋委員會(房委會)停止興建居屋及其他資助置業計劃。

 
相關新聞
唐英年拒評江澤民露面影響 2011-10-11 (17:31)
施政報告淺黃色封面突顯活力希望 2011-10-11 (16:52)
《施政報告》封面淺黃色寓充滿生機 2011-10-11 (16:17)
施政報告封面淺黃色寓意生機朝氣 2011-10-11 (16:10)
九成市民冀處理房屋問題 2011-10-11 (14:49)
牽晴間10月暫錄6宗成交 2011-10-10 (20:15)
城市花園870萬成交 2011-10-10 (14:41)
新港城3年升值43.6% 2011-10-10 (14:39)
林瑞麟指續為市民辦實事 2011-10-10 (14:20)
林瑞麟指會虛心聆聽各方意見 2011-10-10 (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