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款雪糕樣本含菌量超標
2011-07-26 (15:16)
食物安全中心今年再次進行兩個專項食品調查,分別檢測雪糕和冰凍甜點含微生物及嬰兒配方奶粉含「阪崎氏腸桿菌(克洛諾菌屬)」的情況。

        中心從食物工場、流動雪糕車、超級市場、餐廳及零售店等地點抽取1100個雪糕和冰凍甜點樣本,包括軟雪糕、新地、杯裝雪糕、雪糕球及雪條,檢測致病菌(沙門氏菌及金黃葡萄球菌)及衛生情況指標(大腸菌群含量及總含菌量)。

        檢測致病菌的結果全部合格。衛生情況指標方面,除5月份食物安全報告公布的2個不合格雪糕球樣本,檢出每克含150個及1900個大腸菌群外,今次公布其餘3個不合格樣本。今次調查的合格率為99.5%,與去年相同,合格率維持高水平。

        2個雪糕球及1個軟雪糕樣本,檢出總含菌量由每克7.1萬個至25萬個,其中1個雪糕球及軟雪糕樣本亦分別檢出每克含540個及1.8萬個大腸菌群。雖然樣本檢測結果高於法定上限,但一般食用情況下不會影響健康。

        根據《公眾衛生及市政條例》,任何供出售的冰凍甜點(包括雪糕),每克不可含有超過5萬個細菌或100個大腸菌群。違例者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1萬元及監禁3個月。

        中心發言人表示,個別雪糕球及軟雪糕樣本的質素及衛生情況指標超出法定標準,相信與處理雪糕時衛生情況欠理想有關。中心已作出跟進行動,包括向有關零售商發出警告信、加強巡查有關商鋪、向商鋪人員提供有關個人壎矷B清潔及消毒生產設備的建議,及抽取樣本作化驗。如有足夠證據,中心會提出檢控。

        另一方面,中心從市面上24個不同品牌及來自多個國家的嬰兒配方奶粉,抽取共100個樣本作「阪崎氏腸桿菌(克洛諾菌屬)」測試,結果全部樣本均屬滿意。

        中心表示,該菌可對嬰兒造成入侵性感染,如菌血症或腦膜炎等,雖然嬰兒感染的情況罕見,但由於可致命,建議嬰兒在出生後首6個月,應以母乳餵哺,另外,家長應以不低於攝氏70度的熱水來沖調奶粉,並應在兩小時內飲用。
 
相關新聞
1批膳食補充品含塑化劑須停售 2011-07-14 (20:48)
1款樽裝腐乳疑含致病菌籲停食 2011-07-13 (19:38)
修例規管殘餘除害劑諮詢公眾 2011-07-13 (17:05)
93%市民碘攝入不足 2011-07-13 (16:33)
99.3%預先包裝食品符標籤規定 2011-07-08 (18:00)
本港恢復輸入日本部份地區禽肉 2011-07-04 (21:52)
1批台灣製鳳梨酥含塑化劑須停售 2011-07-04 (21:12)
12食物樣本不合格 2011-06-29 (14:50)
飯盒及翻熱食物檢測結果滿意 2011-06-28 (14:50)
1款日本進口即食麵含塑化劑須停售 2011-06-27 (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