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局業者反對指不現實 藥房提供翻譯法案公聽 |
2009-05-06 (05:14) |
(紐約 )(本報記者榮筱箐紐約報道)市議會健康委員會昨(4日)就公益維護官高寶和市議員高雅(Eric Gioia)提出的一條要求藥房增加翻譯服務的法案進行公聽,很多移民到場支持法案,不過市消費事務局代表和藥房業者均表示法案將在經濟蕭條的情況下給業者雪上加霜。 紐約州檢察長柯謨(Andrew M. Cuomo)最近與七家全國和紐約州的連鎖藥房達成協議,根據協議這些藥房將會對顧客使用的主要語言提供免費翻譯服務,即華人顧客前往配藥,必須要中文向他作出處方藥的說明,保障消費者的基本權益。 市議會目前討論的法案將更進一步,要求所有連鎖藥房都要向所有客人提供免費口頭和書面翻譯服務,在店內張貼多語標識通知客人有權得到免費翻譯服務。對於非連鎖性獨立藥店,法案不要求提供翻譯服務,但要求必須在店內張貼告示,為消費者標出附近地區的三家提供此列翻譯服務的藥店。同時法案要求市消費事務局向所有藥店發放一張清單,列出當地所有超過1%的人口所講的語言,以及向非連鎖店提供附近三家提供翻譯服務的藥店的名單,並負責在法案通過後進行執法。 根據紐約醫藥學院2006年所作的一份調查,紐約市88%的藥店顧客中都有不諳英語的移民,但50%的藥店從來沒有提供過翻譯服務或提供翻譯的頻率少於每周一次,但事實上大部分藥店都有提供翻譯的能力。 來自權益組織「眾志成城」(Make the Road New York)的移民代表對此法案極力支持,在公聽會開始前,他們在市府門前舉行機會要求盡快通過法案。一些移民表示,藥店沒有翻譯很多時候會讓人吃錯藥,或者他們只能依靠完全沒有醫藥知識的小孩子充當翻譯,不僅不便有時候還會造成潛在危險。 但在公聽會上,市消費者事務局法律事務主任艾勒(Andrew Eiler)提出希望法案能夠得到修改,他說法案要求對所有語言提供翻譯根本不現實,如果能改為紐約市73號地方法律確認的六種多數語言(包括中文) 就可行得多。他也指出,對於藥房,僱用精通醫藥術語的翻譯無疑會增加成本,而對於非連鎖藥店,本來他們在與大藥店的競爭中就處於不利地位,讓他們張貼告示,將客人拱手送去提供翻譯的大藥店將進一步傷害小商家的利益。
|